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专论与综述

  • 含能材料绿色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张河;赵界强;池俊杰;蒿银伟;

    从安全和环保角度,对含能材料绿色合成方法进行了概述,包括微波辅助法、离子液体辅助法、光电化学法等。介绍了微反应技术以及五氧化二氮作为硝化试剂在含能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并对绿色合成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2025年05期 v.23;No.137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5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3D打印技术在含能材料及其他领域的应用

    李元轶;缪斌;

    聚焦于3D打印技术在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实践及其未来发展前景展开深入剖析,系统阐述了3D打印技术的分类体系以及含能材料3D打印的工艺过程,详细梳理了现阶段3D打印技术在含能材料领域的实际应用现状与成果,深入探讨了3D打印技术在该领域的长远发展前景、潜在机遇与面临的挑战,并对其在工业规模化生产应用进程中的可行性与发展路径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与展望。

    2025年05期 v.23;No.137 9-1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4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 辐射降温膜研究进展

    冯子辉;何天虹;田俊莹;

    综述了近年来辐射降温膜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辐射冷却原理,即物体通过发射中红外波段的热辐射来降低自身温度,并介绍了3种主要的日间降温方法:高透射降温、高反射降温和高发射降温。随后,详细介绍了7种主要的辐射降温膜制备方法,包括静电纺丝法、喷涂法、浸渍法、相分离法、磁控溅射法、真空过滤法和刮膜法。此外,还探讨了辐射降温膜在个人热管理、建筑设施、电子元器件、医用防护和保鲜保湿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展望了辐射降温膜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多层结构设计、功能可切换材料和相变材料的应用等,以期实现更加高效、智能的被动制冷效果。

    2025年05期 v.23;No.137 1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推进剂防护服及其新型材料研究进展

    周珈右;吴冬惠;李香凝;马海鑫;吴娴;

    依据新修订的国家化学防护服标准,对当前针对不同类型推进剂的防护服及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防护材料进行展望,指出推进剂防护服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多功能化和智能化。

    2025年05期 v.23;No.137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酚醛树脂的改性技术进展

    徐传伟;江立鼎;邢介名;周广照;李学通;

    从酚醛树脂的发展及应用切入,介绍了酚醛树脂精细化、功能化、绿色化改性的技术研究趋势,以及合成工艺的技术进展,并根据发展现状对酚醛树脂合成研究提出了建议。

    2025年05期 v.23;No.137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工艺的安全分析

    李鹏翔;李自豪;杨盟飞;马俊;冯彬;白立光;赵晓东;

    介绍了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的工艺过程,结合近年来过氧化氢生产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详细分析了过氧化氢生产过程中各个单元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过氧化氢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23;No.137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研究与开发

  • 少烟NEPE推进剂燃烧性能调节研究

    张正中;刘运飞;张伟;刘晓军;孙兵兵;薛英锋;王平峰;

    为降低少烟硝酸酯增塑聚醚(NEPE)推进剂的压强指数,改善推进剂燃烧性能,分别研究了高氯酸铵(AP)、Al粉和奥克托今(HMX)粒度,AP/Al粉/HMX比例,辅助增塑剂含量及燃烧催化剂复配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AP和HMX含量不变,增加细AP和细HMX比例,均可有效降低推进剂压强指数;随Al粉粒度增大,推进剂压强指数先降低后升高;增加AP含量,减少HMX含量有利于降低推进剂压强指数;添加辅助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可有效降低推进剂压强指数;采用铅铜盐复合催化剂与铅盐进行复配可有效降低推进剂高压下燃速,从而使推进剂10~22 MPa下压强指数降至0.33。

    2025年05期 v.23;No.137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HTPB衬层固化过程的低场核磁共振研究

    杨梅;孙宁磊;殷书岩;刘诚;桑丽鹏;

    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表征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衬层体系在不同固化时间体系内氢质子的横向弛豫时间(T_2)变化,进而分析固化反应程度和交联结构的发展。结果表明,随固化时间延长,各个HTPB衬层体系的T_2峰均向低值方向移动,并逐渐展宽。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固化速度明显比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的快,当向IPDI体系加入催化剂后,受温度和反应的共同影响,初始阶段,T_2峰值(T_(2p))升高振荡,而随交联反应的进行,氢原子不断从自由链转变为旋尾链、交联链,T_(2p)快速减小,其中,G3催化剂作用下T_(2p)更早更快减小,意味着固化反应速度更快,表明其对固化反应的催化作用更为强烈;当以三苯基铋(TPB)为催化剂,并加入扩链剂、交联剂后,IPDI体系在固化反应10 min后,T_(2p)即减小至10 ms以内,从而表现出更快的固化速度。

    2025年05期 v.23;No.137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螺压改性双基推进剂制造中压延塑化工艺条件的研究

    刘云章;王鹏飞;齐娜;石玉银;谭凯鑫;赵俊波;

    由于压延塑化工艺是螺压改性双基推进剂制造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推进剂的塑化质量,因此通过实验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沟槽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压延辊对压延效率和塑化质量的影响,并以抗拉强度作为塑化质量的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压延辊沟槽尺寸的增大提高了物料的容纳量,从而提升了压延效率,但同时也降低了剪切塑化效果,导致塑化质量下降。此外,随压延辊表面粗糙度增加,压延效率和塑化质量均呈下降趋势。本研究为压延机设计和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升压延塑化工艺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2025年05期 v.23;No.137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植物油基高官能度硬泡聚醚多元醇的研制

    李智超;

    以植物油基棕榈油为原料,蔗糖、二甘醇为复合起始剂,与环氧丙烷反应合成高官能度硬泡聚醚多元醇。研究了初始聚合温度、水含量、聚合单体进料速率、催化剂用量、棕榈油含量等对聚醚多元醇及硬质聚氨酯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聚合反应温度为80~90 ℃、水含量m(H_2O):m(起始剂)为190 mg/g,聚合单体进料速率为450~500 g/h、催化剂用量为0.09 g/kg、w(棕榈油)为28%的合成条件下,合成了高品质的植物油基高官能度硬泡聚醚多元醇。

    2025年05期 v.23;No.137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分析与测试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聚醚产品水分表征中的应用

    游晓辉;金孟悦;张盼;刘小群;

    以卡尔费休法测定聚醚产品中微量水分的结果为作为标准值,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为建模方法,将收集到的标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与待测组分之间建立起关联,从而建立了表征聚醚中微量水分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w(水)测定范围为0.010%~0.100%)。结果表明,该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65 7,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004 99;通过外部样品验证,其测定结果与卡尔费休法测定结果的最大偏差为0.004 7%。因此,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结果与卡尔费休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能够实现快速、方便、准确、无损测定的分析测试要求。

    2025年05期 v.23;No.137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行业动态

    <正>李俊贤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走进沈阳院开展主题宣讲近日,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黎明院)“李俊贤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赴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沈阳院)开展“提振精气神奋进新征程”主题巡回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以鲜活事例、真挚情感生动诠释李俊贤院士的崇高精神,为沈阳院干部职工带来深刻精神洗礼。作为李俊贤院士科研生涯的重要起点,沈阳院承载着其爱国情怀与科研作风的初心印记。宣讲团成员分别从“对党忠诚、爱党报国”的政治品格、“敢于创新、勇攀高峰”的科研追求、“甘于奉献、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淡泊名利、心怀高远”的人生境界四个维度,系统讲述了李俊贤院士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以及在科技报国道路上的卓越贡献。宣讲内容以小见大、以情动人,生动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扎根一线、矢志创新的精神风貌,引发在场听众强烈共鸣。

    2025年05期 v.23;No.137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